李安与愚公村的百姓热情的聊了起来,据村子里的老者叙述,他们这个不起眼的小村子,已经传承了一千多年,他们的老祖宗在一千多年之前,就已经在这里定居了,不过,由于红莲山阻挡了道路,村子里的百姓,每次外出都要绕很远的路,一来一回要花费很多时间,为了节约时间,让村民可以更容易的外出,一名族老便带领大家开凿隧道,刚开始的时候,这个决定自然遭到了很多村民的反对,毕竟,红莲山太宽了,一条十几里的隧道,不是那么容易开凿的,开凿如此规模的一条隧道,所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是非常大的,很有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,才能最终把这条隧道开通,负责带头的这些村民,很有可能看不到这一天了。
不过,带头的族老很快就说服了村民,最终,所有村民一起努力,一点点的开凿隧道,寒来暑往,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开凿,这条隧道总算是被开通了,前后花费了一百多年,足足四五代人。
有不少村民为了开凿这条隧道,活活累死了,村里特意在红莲山立碑纪念,不过,千年之后,这座石碑已经化为尘土了,现在已经找不到石碑了。
因为当年村子里的一名村民,曾经在外面学过知识,听说过愚公移山的故事,于是,当时就给这名带头的村民起了个愚公的称呼,久而久之,别人都这么称呼了,愚公也就成了村子里所有百姓心目中的大英雄了。
刚开通隧道的时候,愚公村的百姓,在隧道的两个出口位置都进行了一定的伪装,一般外地人是发现不了这个隧道的,不过,随着发现隧道的人越来越多,村子里的百姓也就不去伪装了,反正开凿隧道也是为了给人走的,伪装起来就没有意思了。
而由于村子比较偏僻,并没有太多的人进出,所以,隧道两头的道路并不明显,走路的人太少的话,道路很容易被杂草覆盖,隧道洞口也有不少爬藤植物,这些爬藤植物自然没有人特意去清理,久而久之,就把洞口给堵住了,外人不知情的情况,也真不容易发现隧道口。
当然了,只要知道洞口的具体位置,这些爬藤就没有什么影响了,李安一行人是外来者,自然不容易发现洞口,是士兵在附近仔细探查,近距离走过去之后,这才发现了洞口。
按照村民所说,他们村子里的百姓,每半个月才会前往县城一次,每次都是结伴而行,绝对不单独行走,毕竟,这里是山区,就算不考虑坏人,野兽总是要防备的,山里难免会有狼群,哪怕是一只孤狼,那也是颇为可怕的,一群人结伴而行,可以将危险降到最低限度,不至于发生太大的危险。
外人经过愚公村的几率很小,这里并不是什么交通要道,虽然也能通往骠国,不过,都是难行的山路,非常的不好走。商人运货不会走这条路,他们都喜欢走东部的商道,这里没有商人会选择。
与愚公村的百姓闲聊得知,红莲山的土质果然有问题,他们曾经试图在山上种植其它的树木,结果全都枯死了,无论怎么努力都种不活,他们也没有办法,只能选择放弃。
还好,村子的附近是几千亩良田,倒也不必为生存发愁,他们只要安安心心的种地,便可以拥有果腹的粮食,偶尔去附近的山中打猎,也能有不小的收获。
当然,他们很少去红莲山打猎,那里只有一种树,猎物少得可怜,基本上没有啥收获,而附近的几座低矮的小土丘,倒是有不少猎物,足够满足他们的打猎需求了。
当李安将修路的事情告诉村民的时候,村民都感到很惊讶,他们想不到朝廷居然会为他们修路,他们的村落他闭塞了,要是能修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,那就最好不过了,不过,修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,需要耗费大量的钱财,这些村民的心里多少都有些怀疑,不太相信这是真的,朝廷无缘无故怎么会对他们这么好。
另外,他们对火车这种新鲜事物也是一无所知,他们不太明白,李安所说的火车是什么东西,一天就能抵达天竺海,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,很多村民都还不知道天竺海的存在,只有少数有见识的村民,听说过西南很远的地方有天竺海,其它的村民完全没有这个概念,他们都认为自己居住的村落与海洋很远很远,实在是太遥远了,其实,只要路通了,他们的家相当于是在海边,去海边捡贝壳一天就能有一个来回。
将修路的消息告诉村民,就是让村民们提前做好心理准备,待修路的时候,能够予以配合,尤其是已经开凿好的隧道,要作为铁路隧道使用,这一点必须要告诉愚公村的村民,免得将来修路的时候,遇到村民的阻挠。
听说朝廷修路,需要占用他们村民开挖的隧道,愚公村的村民都颇为紧张,他们不明白这个占用是什么意思,是否影响他们日后通行。
为此,李安进行了一番细致的解释,并告诉村民,隧道还要进行适当的改造,进行拓宽,并尽可能的拉直,毕竟,当年村民开挖的隧道只是大概平直而已,并不是真的完全平直,而对于铁路来说,隧道是不能有太大弯曲的,最多只能沿着某一个方向略有弯曲,弯曲稍微大一点就没法修路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喜欢盛唐不遗憾请大家收藏:(m.ailewx.com)盛唐不遗憾爱乐文学更新速度全网最快。